首页|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4种林分密度(A:650株/hm2;B:1100株/hm2;C:1250株/hm2;CK:1650株/hm2)林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1)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及草本层中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双峰型变化趋势,在密度A和C处均出现峰值;灌木层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随林分密度升高而降低,且灌、草层4种多样性指数最小值均出现在密度CK处.(2)草本层生物量比灌木层高.草本层总生物量(地上+地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凋落物的量则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3)土壤养分含量和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林分密度增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有机质含量在密度A取得最大值.(4)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与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草本层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性.(5)各指数与灌木层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强.综上所述,密度A(650株/hm2)能够促进杉木林林下植被发育,增加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有机质,可提升维持地力的能力,有利于杉木林稳定持续发展.
Effects of stand density on understory 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舒韦维、卢立华、李华、农友、何日明、陈海、黄彪

展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凭祥532600

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凭祥532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南宁530022

国际竹藤中心园林花卉与景观研究所,北京100102

展开 >

林下植被 生物多样性 林分密度 生物量 土壤理化性质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桂AA17204087-8

2021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1.41(11)
  • 48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