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放牧管理模式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鼠丘形态特征的影响

放牧管理模式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鼠丘形态特征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明晰放牧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造丘活动的影响,于2019年5月、8月和10月分别对禁牧(No grazing,NG)、生长季休牧(Rest grazing in growing season,RG)、传统放牧(Traditional grazing,TG)和连续放牧(Continuous grazing,CG)4种放牧管理模式样地下高原鼢鼠的新鼠丘(2个月内形成)半径、高度、表面积和体积等进行测定,并分析其表面积、体积与土壤和植被生物量间的关系.结果 发现:放牧管理模式显著影响了高原鼢鼠鼠丘形态特征,且具有季节性差异.NG下鼠丘的半径、表面积和体积最大,而CG下鼠丘的体积和表面积显著变小(P<0.05),在8月和10月,鼠丘半径在CG样地显著小于其他3种放牧模式样地(P<0.05);8月TG下鼠丘高度最高,而5月和10月NG下鼠丘高度最高,鼠丘高度在CG样地显著小于NG样地(P<0.05).冗余分析2个排序轴几乎全部解释了土壤因子及地下生物量与鼠丘特征之间的关系,但各放牧管理模式下影响因子不同,NG样地的土壤容重(P<0.05)、土壤紧实度(P<0.01)和莎草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1),RG样地的地下生物量(P<0.01)、土壤紧实度(P<0.01)和豆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1),TG样地的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1),CG样地的土壤水分、地下生生物量、土壤紧实度(P<0.05)和莎草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1)均显著影响了鼠丘的形态特征.可见,放牧会影响高原鼢鼠的鼠丘形态特征,进而对草地的演替产生不同的影响.
Effects of grazing management regimes on mou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teau zokors (Eospalax baileyi)

方青慧、杨晶、张彩军、张倩、苏军虎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兰州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草地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兰州730070

甘肃省祁连山草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武威733200

放牧管理 高原鼢鼠 鼠丘体积 鼠丘表面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

31760706LYRC2018-0220JR10RA564

2022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2.42(4)
  • 1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