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典型群落类型沉积物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典型群落类型沉积物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扫码查看
滩涂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尤其是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海南岛红树林种类丰富且生长较好,通过对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组分的基础研究有利于提高对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的评估精度,加深对海洋蓝碳的认识.以清澜港红树林5种典型群落类型为对象,比较分析表层土壤(0-10 cm)总有机碳(T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群落类型间,土壤TOC、MBC、DOC和EOC含量均值分别为66.76 g/kg、177.08 mg/kg、25.49 mg/kg和2.34 g/kg.对比发现,土壤TOC在角果木群落中含量最高,但各群落间无显著差异;土壤MBC在不同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角果木群落和杯萼海桑群落显著高于榄李群落;土壤DOC在不同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海莲群落和角果木群落显著高于其余群落;土壤EOC在不同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角果木群落显著高于海莲群落和正红树群落.(2)活性有机碳各个组分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均值大小依次为EOC>MBC>DOC.土壤EOC、MBC、DOC的分配比例分别介于3.23%—4.02%、0.22%—0.36%、0.02%—0.08%之间.(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TN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单独解释率最高.土壤pH在土壤的单独解释率最低,其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影响较小.(4)土壤TOC、MBC、DOC、EOC与土壤TN、含水量(SWC)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潮位以及不同群系类型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共同影响着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浓度.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organic carbon components in sediments of typical community types of mangrove wetland in Qinglan Port

陈小花、陈宗铸、雷金睿、吴庭天、李苑菱

展开 >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海口 571100

海南省热带林业资源监测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海口 571100

海口市湿地保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海口 571100

沉积物 土壤因子 微生物生物量碳 易氧化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海南省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基础性科研工作项目

jscx202023jcxk202003

2022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2.42(11)
  • 9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