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地理空间角度的黑龙江省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地理空间角度的黑龙江省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关乎人类福祉,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水源涵养功能已成为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InVEST模型对黑龙江省2000-2020年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定量评估,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近二十年黑龙江省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空间分异特征的主导影响因素,并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来捕捉驱动因素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全省平均水源涵养量从13.81 mm/m2增加到20.29 mm/m2,水源涵养总量提升46.92%.(2)气候变化是影响水源涵养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土地利用变化是间接驱动因素;气候和土地利用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水源涵养变化空间分异性的影响明显大于任何单一因素.(3)驱动因素与水源涵养变化的相关性及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全省水源涵养变化与降水和林草覆盖率正相关.大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地区水源涵养变化同时与耕地和城乡工矿用地覆盖率负相关.本研究可为管理部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决策和优化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Exploring drivers of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vari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a geospatial perspective

乔亚军、张慧、韩晓盈、刘侨博、刘坤、胡梦甜、裴文明

展开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4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地理与遥感学院,南京 210044

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26

水源涵养功能 InVEST模型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黑龙江省生态五年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项目

GYZX220103

2023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3.43(7)
  • 5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