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贺兰山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生境适宜性评价

贺兰山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生境适宜性评价

扫码查看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是我国特有种,在贺兰山分布数量不足百头,对贺兰山马麝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是保护和恢复贺兰山马麝种群的前提和依据.2014-2016年通过样线法对贺兰山马麝的野外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确定了 750个马麝出现位点,结合13个环境因子变量,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划分贺兰山马麝适宜生境及不适宜生境的分布区,对贺兰山地区马麝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影响贺兰山马麝分布的环境因子中,针叶林、距水源距离、距护林点距离、海拔高度、距矿区距离和距道路距离六种环境因子影响较大;贺兰山地区适宜马麝分布的生境面积极小,仅占贺兰山地区总面积的3.27%,面积为120.24 km2,而不适宜生境面积为3 555.72 km2.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性曲线对模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预测水平达到优秀,可以为马麝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为保护和恢复马麝种群,建议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人为干扰,识别和建立马麝各适宜生境之间的生态廊道,加强对零散分布的潜在适宜生境区域的利用.
Habitat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Moschus chrysogaster in Helan Mountain

丁彦珂、姚志诚、赵唱、张致荣、陈俊达、滕丽微、刘振生

展开 >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 150040

淄博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淄博 255020

华东理工大学人事处,上海 20023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哈尔滨 150040

展开 >

贺兰山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 最大熵模型 生境适宜性评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助项目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助项目

31870512320716492020BEG02001NLF2020-93-12020BEG02001-1

2023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3.43(8)
  • 1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