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亚热带退化森林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团聚体胶结物质及稳定性的影响

亚热带退化森林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团聚体胶结物质及稳定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退化森林的恢复一直是林业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良好的森林土壤结构有助于林木生长发育,作为土壤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是衡量土壤肥力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团聚结构的形成依靠土壤胶结物质.然而,土壤胶结物质与团聚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尚不确定.为探明亚热带退化森林的不同恢复方式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以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为对照(CK),选取了亚热带三种常见的人工林:一代杉木林(P1)、二代杉木林(P2)和黄山松林(P3),测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胶结物质的含量,并分析了各胶结物质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森林恢复方式显著影响了土壤pH值、碳氮比、速效磷含量、团聚体的组成和稳定性.所有森林类型中,三种人工林的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高于CK,P2的大团聚体所占比例最大,团聚体稳定性最高.恢复方式显著影响了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菌根密度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含量.团聚体稳定性与游离氧化铁含量、菌根密度呈正相关,但与EEG含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退化森林的人工恢复比自然恢复更有助于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游离氧化铁、菌根密度和EEG是显著影响团聚体稳定性的胶结物质.
Effects of different restoration approaches of subtropical degraded forests on bonding materials and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

蔡琳、杨予静、种玉洁、袁义平、曾翔宇、姚和风、陈初明、李中强、魏立飞、余海燕

展开 >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2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大别山薄刀峰国有林场,黄冈 438600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游离氧化铁、铝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森林恢复方式 亚热带森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32001298D20201001S202110512085

2023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3.43(9)
  • 5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