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遗存山体植被群落特征对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及强度的响应

城市遗存山体植被群落特征对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及强度的响应

扫码查看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内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研究植物群落特征对人为干扰的响应规律可为城市残余生境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植被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典型的喀斯特多山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区域,城市遗存山体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解译与群落生态学调查和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及强度对城市遗存山体植被特征、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度人为干扰强度下城市遗存山体植被覆盖度(FVC)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数值最高;复垦干扰下FVC和NPP值相一致且为最高,中小型公园化利用山体FVC和NPP值完全不一致且NPP最低.(2)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和方式下城市遗存山体间的平均物种数和生活型构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整体上城市遗存山体的平均物种数在不同干扰强度下表现为轻度人为干扰>中度人为干扰>重度人为干扰;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平均物种数呈现为人为踩踏>构筑物>工程建设>公园化利用>复垦>工程开挖的趋势;重度干扰下城市遗存山体的落叶乔木、灌木占比最高,中度干扰下常绿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3)不同干扰强度下城市遗存山体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偏低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乔木层、灌木层 Shannon-Wiener(H')、Simpson(D)、Margelf(R)指数在中度干扰强度最大,而在草本层均最小;均匀度Pielou(Jh)指数在乔木层和草本层中表现为轻度人为干扰>中度人为干扰>重度人为干扰,而在灌木层完全相反.(4)乔木层4 种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差异较大;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在人为踩踏和构筑物建设干扰方式下显著高于其它干扰方式,工程开挖为主的干扰方式下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各指数均偏低且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而言,轻中度人为干扰对城市遗存山体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不突出,且中度干扰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重度干扰对城市遗存山体植物群落特征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
Response of plant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emnant mountains to different ways and intensity of artificial disturbance

孙玉真、王志泰、包玉、魏文飞、杨兴艺

展开 >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 550025

贵州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贵阳 550025

遗存山体 植被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人为干扰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重点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黔科合基础[2020]1Z011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 45832060367

2023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3.43(11)
  • 1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