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日间声景观的质量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日间声景观的质量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扫码查看
声景观在现行国家公园景观评价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薄弱的环节,关系着国家公园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国家公园日间的53种声景观进行主观愉悦度评价,考察并选取描述声景观质量的客观心理物理学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二者主客观关系,并得到国家公园声景观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声景观表现为不同的声学特征,并在响度、尖锐度、粗糙度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虫鸣声响度最大(5.829)、尖锐度最大(2.667)、粗糙度最大(0.018),鸟鸣声的尖锐度与其余六种声景观均显著差异.(2)采用响度、尖锐度、粗糙度、波动度作为描述声景观质量的客观心理物理学指标具有适宜性.其中,响度是影响公众对国家公园声景观主观愉悦度认知的主要因素,二者呈负相关关系.(3)采用K-均值聚类等级划分发现,国家公园声景观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虫鸣声质量最高(3.86)、鸟鸣声其次(3.58)、交谈声最低(2.43).自然声景观质量整体高于人工声景观.(4)国家公园声景观质量在空间上具有南部高、北部其次、中部低的格局特征,且与区域生态保护等级水平存在较强空间重叠性.研究结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结束后,未来声景观科学管理与规划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其它类型自然保护地的声景观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Quality evalua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soundscape during daytime in Qi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system pilot area

landsenses ecologysoundscapenational park managementperception evaluatespatial differencespsychophysical acoustic parameters

王鹏、杨文娟、李乐、高志强、何友均

展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 510520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西昌 615000

景感生态学 声景观 国家公园管理 感知评价 空间差异 心理物理学声学参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青年人才项目(院杰出青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工程项目

52008389CAFYBB2017QC006500102-5103

2023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CSTPCD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3.43(13)
  • 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