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驱动及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分析

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驱动及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分析

扫码查看
冬油菜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冬季覆盖作物,为探讨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真菌驱动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对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土壤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分别较非根际增加22。8%、19。5%、27。4%、31。8%、11。4%、9。8%。(2)冬油菜土壤根际真菌α多样性显著降低,且一些致病菌如担子菌门、被孢菌门、壶菌门丰度也明显降低。(3)不同类型冬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白菜型冬油菜的优势真菌门是子囊菌门,占比超过总丰度的83%,其次是担子菌门、被孢菌门、壶菌门、毛霉门;甘蓝型冬油菜的优势菌门是油壶菌门和Fungi_phy_Incertae_sedis。(4)冗余分析(RDA)显示,pH、有效磷(AP)、全磷(TP)、碱解氮(AN)、全氮(TN)、有机碳(SOC)和土壤含水量(SWC)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5)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白菜型中,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高于甘蓝型,过氧化氢酶则相反。(6)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如增加AN、AP、TP含量、降低土壤盐碱度(pH降低)等,且白菜型比甘蓝型更显著。综上,种植冬油菜可通过改变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结构,进而驱动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可利用的氮、磷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调节pH,改良土壤特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研究结果为冬油菜-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及筛选分离益生真菌提供理论参考,为进一步扩大冬季覆盖作物的种植面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支撑。

刘海卿、孙万仓、郭倩、柴鹏、祁伟亮、杨刚、刘容、刘一帆、杨苗苗、张博

展开 >

陇东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庆阳 745000

甘肃省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庆阳 745000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 730070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庆阳 745000

展开 >

土壤真菌群落 土壤酶 土壤肥力 冬油菜 生态效益

2025

参考文献引证文献相关文献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191
ISSN:1000-0933
年,卷(期):2025.45(1)
刘海卿,孙万仓,郭倩,等.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驱动及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分析[J].生态学报,2025,45(1):80-90.DOI:10.20103/j.stxb.20240427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