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灵山区阎甲物种多样性研究

东灵山区阎甲物种多样性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区阎甲科(Coleoptera: Histeridae)物种多样性,野外设样地调查共获标本2224头,分属于6属17种.Saprinus niponicus、Onthophilus foveipennis、Margarinotus niponicus和M. reichardti的个体数量均大于总数的10%,4种共占总个体数的88.22%,是本地区常见种.本研究采用4种采集方法分别统计:肉诱法捕获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共12种占总数的70.19%;杯诱法和堆草诱法都捕到8种,分别占总数的23.61%和4.81%;网筛法采到的标本仅有2种占总数的1.39%.研究优势物种Onthophilus foveipennis的季节性变化发现,该种集中分布在小龙门林区的阔叶混交林内,个体数量在5月和9月呈现2个季节峰值,其中9月达到全年最高峰.对小龙门林区内肉诱捕获的阎甲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阔叶林中的阎甲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高,混交林的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高,针叶林的多样性指数和个体数量较低,混交林的均匀度指数较低;而相似性分析表明,空间距离是决定小龙门林区内森林生境类型间腐生性阎甲群落相似性程度的因素,生境类型自身对相似性没有显著影响.梨园岭退耕区阎甲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小龙门林区,但物种个体平均数量低于小龙门林区.以上结果表明,东灵山地区阎甲群落的分布受生境保护程度、干扰程度以及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并提高该地区的森林植被环境对提高阎甲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Studies on species diversity of histerid beetles (Coleoptera: Histeridae) in Dongling Mountain

罗天宏、于晓东、周红章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东灵山区 阎甲 物种多样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G200004680139893360,39899400

2002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274
ISSN:1005-0094
年,卷(期):2002.10(2)
  • 1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