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安徽特有植物安徽羽叶报春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安徽特有植物安徽羽叶报春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分别从物候、繁育结构和传粉等方面研究了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安徽特有种--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 安徽羽叶报春是典型的形态和功能意义上的花柱二型的二年生植物,其始苗期为9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6月底或7月初死亡,各居群长柱花植株比短柱花植株开花略早3-5 d;(2) 安徽羽叶报春的散孔型花粉显示其在报春花属中有重要的系统意义和进化意义.同时,短柱花花粉量比长柱花少,但其花粉直径是后者的1.78倍左右;(3) 长花柱的雌蕊长度是短花柱的1.64倍,而且其柱头上的乳头状突起比短花柱上的长而稀;(4) 3个研究居群的P/O比都不相同,我们发现花粉量比胚珠数量有更大的变异,这可能与生境有关;(5) 安徽羽叶报春为异花授粉植物,蓟马属(Thrips)昆虫为其重要的传粉者,其同型花授粉可育性远比异型花授粉的高;(6) 其长、短柱型种子没有明显的形态差异,多属不等边七面体,少为其他多面体.据研究,在小居群中两种花柱类型植株的比例失衡,生境的破坏和伴生种的消失可能是导致安徽羽叶报春濒危的重要原因.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Primula merrilliana, an endangered plant endemic to Anhui Province

陈明林

展开 >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芜湖,241000

Primula merrilliana 花柱二型 花部特征 繁殖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基金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

304702702004CB418503160-750726

2007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4
ISSN:1005-0094
年,卷(期):2007.15(6)
  • 1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