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油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揭示长期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作者于2006年4月在太湖地区一个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田.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7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持续20年后对水稻一油菜两熟制油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试验区共记录到杂草17种,隶属于11科.不同施肥处理小区中杂草种类以单施化肥区(6种)和施化肥+全年秸秆区(5种)最少,纯氮肥区最高(12种);以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日本看麦娘(A.japonicus)、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等5种发生密度较大,它们分别在不同施肥小区中占据优势.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纯氮肥区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大于其他小区,但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低;不施肥区(对照区)和纯氮肥区Piei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区:施化肥+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田间杂草的优势度.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组成也发生了一定变化,Whittaker指数表明施化肥+夏季秸秆还田和单施化肥的影响最显著,常规施肥和施化肥+秋季秸秆还田次之,而施化肥+全年秸秆还田和单施氮肥没有显著影响.Sorenson群落相似性指数及聚类分析结果也得到同样的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平衡施用N、P、K肥)、常规施肥和化肥配施秸秆处理均能显著改变田间杂草群落的组成,降低某些优势杂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从而抑制其发生危害程度.
Effects of long-ter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on the diversity of weed communities in oilseed rape fields under rice-oilseed rape cropping system

李儒海、强胜、邱多生、储秋华、潘根兴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南京,21009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武汉,43006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农业生态办公室,苏州,222300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95

展开 >

长期施肥 杂草群落多样性 稻油两熟制 均匀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2006BAD09A09301701642007-620-003-03-04

2008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4
ISSN:1005-0094
年,卷(期):2008.16(2)
  • 50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