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流域农作物起源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关联

长江流域农作物起源及其与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关联

扫码查看
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著名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孕育了大量的栽培植物.本文梳理了起源于长江流域的农作物的资料以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植物遗存信息;结合对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全新世以来植被变化的总结,尝试厘清长江流域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动态变化,探讨本地栽培植物与生物多样性的关联.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农耕文明以稻作为最主要的生产方式,驯化了大量果树与水生蔬菜,反映出对本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湿地的依赖与适应.与其他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具有相对优越的生态要素配置,其驯化作物类型表现出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森林植被区特征.研究长江流域农作物驯化相关的自然与人类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起源.奉文不但可为长江流域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而且对于推进长江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The origin of crop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its relevance for biodiversity

赵耀、陈家宽

展开 >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流域生态学研究所,南昌330031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

长江流域 农作物 农耕文明 植被 气候 生物多样性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31600293

2018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4
ISSN:1005-0094
年,卷(期):2018.26(4)
  • 6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