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外相机安放于地面和林冠层对野生动物监测结果的影响

红外相机安放于地面和林冠层对野生动物监测结果的影响

扫码查看
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日趋普及,逐渐成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手段.过去的监测常局限于地面,而针对林冠层的监测较少,这对野生动物的多样性评估影响尚未可知.为此,本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碧罗雪山南段,将20台红外相机分别拍摄地面层(0.5-1.5 m)和林冠层(5-10 m)配对比较,累计拍摄2,319个有效相机日,平均每对相机同步进行112.5 d的监测.监测期间共拍摄到44种野生动物(不包括鼠形啮齿类),其中兽类20种,鸟类24种;冠层和地面红外相机监测的物种相似度为29.54%;15种动物仅拍摄于林冠层,16种动物仅拍摄于地面,13种动物拍摄于两个林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层监测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林冠层与地面层监测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同林层红外相机的监测手段也能用于研究野生动物的空间选择和生态位分化.红外相机监测中根据目标物种的习性在相应的林层设置相机能提高物种发现率;为全面掌握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的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需要兼顾不同林层这一点需要在监测规范中明细.
Impact of ground and canopy camera-trapping installation on wildlife monitoring

房以好、任国鹏、高颖、张淑霞、王浩瀚、李延鹏、黄志旁、崔亮伟、肖文

展开 >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学院,昆明650224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云南大理671003

红外相机 地面 林冠层 野生动物监测 物种差异 监测规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云南林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3156011831560599云教科[2015]25号2015HB0472014HB0242015FB15751600625

2018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4
ISSN:1005-0094
年,卷(期):2018.26(7)
  • 2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