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竹类植物基本形态学功能性状的比较

中国竹类植物基本形态学功能性状的比较

扫码查看
竹类植物作为一种克隆植物,无次生生长过程,具有独特的生长和繁殖特性.但有关不同类群竹类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所知甚少.本文以在中国分布的34属534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从Flora of China中收集和整理其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厚、叶长、叶宽等基本形态学功能性状,根据竹类植物生物学特性,按地下茎划分为丛生、散生和混生3个类群,按出笋季节划分为春、夏、秋、冬4个类群,按分布范围划分为中国特有(371个中国特有种)和非特有2个类群,再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不同类群竹类植物在基本形态学性状上的分异格局,采用主成分分析揭示各个功能性状之间的内在关联,剖析不同类群竹类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结果 表明:丛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之间功能性状差异显著,丛生竹具有最大的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厚,最小的叶长和叶宽,散生竹次之,而混生竹则具有最小的秆性状和最大的叶性状.中国特有种在秆高、直径、竹壁厚、叶长方面显著小于非特有种.竹类植物秆高、直径、节间长、竹壁厚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叶长和叶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竹类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大小性状(主要包括直径、秆高和竹壁厚)在第一主轴具有较大的贡献率,而在水平方向上的叶片功能性状(叶长和叶宽)在第二主轴上贡献率最大.由此可见,竹类植物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对光资源的捕获差异可能是驱动竹类植物系统演化、特有性分布和出笋季节差异的关键因素.
Variation in basic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traits of Chinese bamboo

顾菡娇、张参参、汪金松、施雪文、夏瑞雪、刘斌、陈伏生、卜文圣

展开 >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特色林木资源培育与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南昌330045

江西九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南昌33004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

展开 >

中国竹类植物 地下茎类型 特有性分布 出笋季节 功能性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江西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176013420150520171BAB214032和201810410008201710410013

2019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4
ISSN:1005-0094
年,卷(期):2019.27(6)
  • 5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