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

扫码查看
群落结构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构建机制一直是森林生态学的研究核心.群落结构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物种分布格局,还包括垂直方向上的物种分层结构.本文基于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塔吊样地,利用林冠塔吊和测高杆精准测量样地内每个个体(胸径大于1 cm)的树高,并划分群落的垂直层次,研究了每层的群落多样性特征(α多样性)和林层间的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β多样性).结果 表明:(1)样地群落垂直层次由下至上分为5层:灌木层、亚冠层、林冠下层、林冠中层和林冠上层.(2)随林层向上,物种丰富度、多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下降,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林冠下层最大.(3)利用POD法计算并分解β多样性,发现随林层向上,β多样性在灌木层与其他各层间呈递增趋势,在相邻林层间呈单峰型,不同林层间的物种组成差异主要由丰富度差异造成.但在林冠下层与林冠中层间丰富度差异较小,物种替换组分增大,可能与林冠下层所处特殊位置有关.(4)各林层内微环境从灌木层向上,趋于高温、强光照和低空气相对湿度,但林冠下层平均日光强最低.综上,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冠下层可能存在强烈的环境筛选作用,且光照可能是影响群落垂直结构形成的限制因子.
Vertical structure and its biodiversity in a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t Dinghushan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桂旭君、练琚愉、张入匀、李艳朋、沈浩、倪云龙、叶万辉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森林结构 垂直结构 β多样性 β多样性分解 生物多样性 分层 群落构建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项目

XDB310300002017YFC0505802和

2019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4
ISSN:1005-0094
年,卷(期):2019.27(6)
  • 37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