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功能性状沿群落垂直层次的种内变异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功能性状沿群落垂直层次的种内变异

扫码查看
探究功能性状沿着环境梯度如何变化一直以来是基于性状的群落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尽管功能性状存在种内和种间变异,但种内变异沿环境梯度如何变化仍有待探究.本文以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44 ha塔吊样地内16个树种的2,820个个体为研究对象,探究4种叶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和叶面积)沿群落垂直层次的种内变异.首先,利用随机效应线性模型量化塔吊样地内的种内变异和种间变异;其次,利用Kmeans函数将森林的垂直层次划分为灌木层、亚冠层和林冠层,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探究叶功能性状在群落垂直层次中的种内变异格局.最后,应用混合线性模型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探究叶功能性状沿垂直层次的种内变异是否具有物种依赖性.结果 表明:在局域群落中,并非所有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都低于种间变异;叶功能性状在不同垂直层次的种内变异格局存在显著差异,且种内变异与垂直范围呈正相关;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具有较强的物种依赖性,因此树种差异相对于小环境解释了更多的性状变异;此外,不同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沿垂直层次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本研究发现种内变异对于物种共存具有重要作用.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of leaf functional traits along the vertical layer in a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of Dinghushan

张入匀、李艳朋、倪云龙、桂旭君、练琚愉、叶万辉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种内变异 垂直层次 小环境 叶功能性状 物种共存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广东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监测服务项目

XDB310300002017YFC05058021210-1741YDZB0401-1

2019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4
ISSN:1005-0094
年,卷(期):2019.27(12)
  • 1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