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公园的属性结构及其对中国本土实践的启示

国家公园的属性结构及其对中国本土实践的启示

扫码查看
虽然“国家公园”概念自19世纪后半叶诞生于美国以来在全球得到了广泛传播,但学界在国家公园本质属性的认识上还未达成共识.基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依赖认识其各种属性的观点,本文对世界各国国家公园的属性和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然后从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国家公园的属性结构.国家公园的本质属性应包括:(1)以自然资源为主的资源类型;(2)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资源价值;(3)中央或联邦政府管控的管理体制;(4)公益性主导的资源利用.而国家公园的土地权属、面积大小、生态系统、保护重点、旅游设施、原住居民等应列入其非本质属性的范畴.最后,文章从国家公园的建立、治理和享用3方面探讨了国家公园属性结构对我国本土实践的指导性意义和启示作用.坚持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相结合的属性结构既是对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国将来正式设立和建设国家公园必须考虑的基本原则.
The attribute structure of national park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s local practice

张机、李鑫

展开 >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510642

国家公园 属性 属性结构 本土实践 可持续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40113641871136

2020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4
ISSN:1005-0094
年,卷(期):2020.28(6)
  • 4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