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库木塔格沙漠地区野骆驼活动节律与家域特征

库木塔格沙漠地区野骆驼活动节律与家域特征

扫码查看
野生双峰驼(Camelus ferus)生存于中亚沙漠腹地,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探究野骆驼活动节律和家域状况,了解其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活动模式,为其有效保护管理提供支持.本研究于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利用GPS跟踪项圈先后对库木塔格沙漠地区7峰野骆驼进行轨迹跟踪.利用跟踪数据对野骆驼活动节律进行分析,并采用布朗桥模型对野骆驼家域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1)野骆驼日活动节律呈现明显双峰模式,属晨昏活动类型,活动高峰期主要出现于上午6:00-9:00及下午15:00-20:00.(2)野骆驼晨昏活动高峰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动,双峰从暖季到冷季向中午移动,按间隔时间长短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3)野骆驼日活动强度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大小关系为:夏季>秋季>春季和冬季,春季和冬季间差异不显著.(4)野骆驼为核心家域利用类型,且存在多个核心家域,一些野骆驼家域分布于沙漠南北两侧,意味着其具有横跨沙漠的运动能力.(5)野骆驼个体间家域面积差异显著,性别间家域面积差异不显著.季节间家域面积差异显著,从大到小排序为:夏季(1,256.27±427.45 km2)>春季(556.90±259.35 km2)>秋季(396.77±82.31 km2)>冬季(250.83±99.64 km2).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activity rhythm and home range of wild camels(Camelus ferus) in the Kumtag Desert

吴运佳、程芸、袁磊、张诗、张烁、刘少创

展开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10009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展开 >

偶蹄类 野骆驼 活动节律 家域 布朗桥运动模型 保护

2021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植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4
ISSN:1005-0094
年,卷(期):2021.29(9)
  • 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