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的估算是动物生态学中重要的基本问题,受到研究者、管理者和公众的共同关注.国际上从20世纪中期开始研究该问题,已出现了多种研究方法和相应案例,且还在快速发展,但世界各地仍有很多物种的种群数量尚未知晓.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调查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取得了重要进展,也还有很多物种的种群数量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归纳国际上种群数量估算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国内研究的现状、优势和趋势,供研究者参考.本文首先选择估算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的原理、数据来源和模型这3个要素归纳出简明的研究框架,将现有的多种方法置于其中予以阐述.在该框架下,根据估算原理分为4大类方法,为距离取样法、标志重捕法、基于遇见率法和遥感影像直接计数法.针对每一大类方法,论述其基本原理模型和模型假设,说明能实现该原理的相应数据来源(视觉观测、红外相机拍摄、DNA微卫星识别、卫星定位跟踪、声音监测或遥感影像)的特点及如何实现该原理,评价其适用性及优缺点,并选择其中具有可比性的方法予以比较评价.其次,参照该研究框架,总结我国的研究现状,分析未来发展的优势和趋势:我国的红外相机数据积累充分,可以发展以此为数据源的距离取样法、标志重捕法和基于遇见率法;发展以粪便样品为数据来源的距离取样法和粪便DNA标志重捕法;相比地面调查数据,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更容易,尽量以此估算符合适用条件的大中型兽类的种群数量.最后,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大中型兽类种群数量的估算方法的选择流程,供研究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