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蔷薇科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蔷薇科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总结了近30年来蔷薇科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蔷薇科植物体胚发生多数是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发生途径同时存在,但以间接发生途径为主.合子胚作为外植体明显好于营养器官作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的植物生长素类调节剂以NAA、2,4-D为主,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以6-BA为主,少数植物种类的体胚诱导需要添加KT.冷处理对蔷薇科植物的体胚分化有效.光照对蔷薇科植物的体胚发生没有显著的影响,有时光照会抑制体胚发生.今后应逐步开展对蔷薇科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的研究,这在蔷薇科植物的新品种培育、遗传改良、优良单株的离体扩殖等具有重要意义.
Advances for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osaceae species

张建瑛、杨玲、沈海龙

展开 >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150040

蔷薇科植物 体细胞胚胎发生 影响因素

东北林业大学校科研和校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2005~20072004BA510808

2007

生物技术通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影响因子:0.505
ISSN:1002-5464
年,卷(期):2007.(3)
  • 9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