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稻转导外源总DNA变异后代盐胁迫下株高及生理指标分析

水稻转导外源总DNA变异后代盐胁迫下株高及生理指标分析

扫码查看
通过田间筛选的G系列水稻耐盐新品系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学指标的测定,进一步鉴定筛选的耐盐水稻的耐盐性.采用沙培法培养水稻幼苗,在水稻幼芽期和两叶一心期进行盐处理,设清水、0.3% NaCl、0.6% NaCl、0.9% NaCl 4个浓度盐溶液浇灌植株.前者,待两叶一心期,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株高;后者,从浇盐水当天开始算起,分别测定第3天和第6天水稻的上述4个指标.结果显示,G16、G20这两个新品系在两个处理下都是随着盐浓度的增加,MDA含量逐渐降低,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低于对照G6;Pro含量逐渐升高,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高于对照G6;SOD活性先增强后减弱,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高于对照G6;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株高逐渐减小,但在同一浇灌条件下均高于对照G6.通过MDA含量、PRO含量、SOD活性和株高的显著变化,由此得出田间筛选出的水稻G16、G20的耐盐性都强于对照G6,从生理角度和形态学角度证实了田间筛选耐盐水稻结果的正确性,也证实了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株高可以做为水稻耐盐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学指标.
Plant Height and Physiological Index Analysis of Variation Offspring of Rice Transduction Exogenous General DNA

肇莹、王丽萍、肖军、王娜、龚娜、陈珣、杨镇、王红、杨涛

展开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工程中心,沈阳11016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沈阳110161

水稻 耐盐 株高 生理指标

2012

生物技术通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生物技术通报

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5
ISSN:1002-5464
年,卷(期):2012.(12)
  • 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