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系统发育的中国葡萄科植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研究

基于系统发育的中国葡萄科植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研究

扫码查看
利用物种分布模型模拟葡萄科植物的潜在分布区,并计算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加权特有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特有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和空间自回归方法分析多样性空间格局的环境驱动因子,并通过对实际树系统发育特有性、比较树系统发育特有性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对系统发育树上长枝或短枝聚集的区域进行区分.结果表明多样性格局指数热点地区分布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部分山区,并且与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热点区域有较大重合.在生物多样性格局指数的驱动因子中,年降水量和与气温稳定性相关的因子显示出较强的解释能力,表明若未来气候发生变化,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气候的不稳定性将是本类群面临的最大威胁.葡萄科植物的特有中心划分为四类:新特有中心有着较快的物种分化速率,多分布于热带以及秦岭及其南部山区;古特有中心分布于云南南部和海南省等区域,代表了古老分布的遗存;混合特有中心和超级混合特有中心则同时具备物种"摇篮"和"博物馆"的作用.
Diversity Patterns of Grape Family (Vitaceae) of China Based on Phylogenetic Approach

张明罡、司康杰、赵夏云、孙文静

展开 >

山西大学 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系统发育方法 物种分布模型 回归分析 新特有中心 古特有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700465

2021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87
ISSN:0253-2395
年,卷(期):2021.44(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