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植物功能性状对半干旱黄土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植物功能性状对半干旱黄土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开展植被恢复背景下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可为生态恢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然而定量探讨半干旱区植物功能性状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机制尚不充分.基于此,本文在甘肃定西龙滩流域测定了23个与土壤肥力、水源涵养、营养物转化与循环、地上初级生产力、植物生长策略、植物养分吸收、植物多样性维持相关的功能指标.采用平均值法和单阈值法(20%、40%、60%、80%)量化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并分别基于植物功能性状加权均值和功能多样性探讨植物性状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选择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方法量化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时,植物性状对平均值法,20%、40%阈值法量化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解释率较好,对60%、80%阈值法量化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解释率较低(<5%).功能性状加权均值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解释率大于功能多样性,反映在植被恢复背景下植物性状主要通过选择效应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其次是生态位互补效应.叶长、叶厚、高度的功能性状加权均值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叶长和比叶面积的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植物性状构建群落,提高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Effects of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on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in the Semi-arid Loess Area

Loess Plateauplant functional traitsaveraging approachsingle threshold approach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董红霞、杨智姣、杨磊、卫伟、张钦弟

展开 >

山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黄土高原 植物功能性状 平均值法 单阈值法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

2022YFF13004032021-09720210302123333

2023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87
ISSN:0253-2395
年,卷(期):2023.46(5)
  • 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