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躺平主义"的群像特征、时代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躺平主义"的群像特征、时代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扫码查看
"躺平主义"是部分青年群体应对非创造性劳动困境的一种"暂时性"心理调节机制和"战术性"行为调整策略.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躺平主义"的群像特征表现为一系列独特的心理表征、价值构境、话语叙事和形象定位."躺平主义"的生成有着深层的利益动因和时代缘由,是当代青年面临的时代困境的群像反映.有效遏制劳动功利化倾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劳动本身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幸福,有助于推动"躺平青年"变为"奋斗青年",让青年一代在劳动的幸福体验中实现积极健康的发展.

马超、王岩

展开 >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江苏南京211100

躺平主义 创造性劳动 劳动幸福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9JZD00821MLC008

2022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71
ISSN:1007-192X
年,卷(期):2022.(4)
  • 2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