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构成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领域,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并非线下内容的简单线上移植,而是具有独特的挑战与要求.一方面,经由技术赋能,互联网更新了意识形态运作的物理空间.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去中心化、去结构化、裂变化、交互化、隐蔽化极易导致舆论和政治参与的无序化,使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生活空间塑造了新的意义与精神需求,包含大众对现实矛盾的"想象性解决",倘若缺乏必要的关注与引导极易产生新的意识形态风险点.要从整体视域出发,在统筹把握"双重空间"的基础上,坚持斗争与对话、形式与内容、多数与少数的辩证统一,探索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有效性的多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