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高校"思政网红"的生成机制及其培育
高校"思政网红"的生成机制及其培育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高校"思政网红"以高校教师为网络ID,主要依托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是一种立足学生需求、承载教育要求、传递文化价值,经由高校师生共同创新创作且具有多重属性的网络文化产品.在出场方式、价值类别、功能定位、运营目的方面区别于其他"网红";在教育者个人形象、话语表达、教育方法、传播效果方面区别于其他网络思政业态.我们要从教育者做好"三重属性"的自我培育、高校做好组织管理保障的内部条件治理、社会媒体平台做好外部环境建设、教育主要受众做好舆论场氛围营造等方面做好"思政网红"的培育.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莎、王梦雅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关键词:
高校
思政网红
生成机制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22BKS115
出版年:
2024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071
ISSN:
1007-192X
年,卷(期):
2024.
(1)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