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两个结合"与"一个结合"命题关系的学理诠释

关于"两个结合"与"一个结合"命题关系的学理诠释

扫码查看
将"两个结合"与"一个结合"命题关系简化为"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而不加以学理诠释,容易忽视"一个结合"中所具有的"第二个结合"的意蕴,也容易把"两个结合"的命题粗浅地理解为话语的增加.应从命题演化的历史逻辑把握其理论逻辑的发展."一个结合"命题蕴含了"第二个结合"的意蕴,因为其理论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民族形式",实践要求包括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结合."两个结合"对"一个结合"的发展体现在:在内涵的提升方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中华文明特质,阐述实现"第二个结合"的价值;在路径的拓展方面,通过双向互动达到"互相成就",通过"两创"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

陈锡喜、刘奎

展开 >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一个结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3ZDA01823CKS022

2024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71
ISSN:1007-192X
年,卷(期):2024.(4)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