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第二个结合"中的若干"等式"论驳议
"第二个结合"中的若干"等式"论驳议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内涵.事实上,关于"第二个结合"的内涵本不应该产生误读,但有学者却将"第二个结合"等于"中体西用"、"儒学复古"、"文化否定".这些所谓的"等式"并没能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主体内涵、价值意蕴和目的指向.把"第二个结合"等于"中体西用",是对"第二个结合"两大主体内涵的曲解,也是对"结合"的有机属性的误读;把"第二个结合"等于"儒学复古"既窄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也陷入了以古非今的历史退步论;把"第二个结合"等于"文化否定",则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窠臼,贬损中华传统文化甚至走向全盘西化.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娟、王刚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体西用
儒学复古
文化否定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转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
22AZD003
出版年:
2024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071
ISSN:
1007-192X
年,卷(期):
202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