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反腐”成为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内容中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腐败最常态的受贿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出现“重定罪轻量刑”、“计脏论罪”、“法定、酌定从轻量刑情节认定宽泛,从重情节评价不足”、“缓刑适用率高”等司法行为偏差,致使量刑失衡问题严峻,“同罪不同罚”现象数见不鲜,司法量刑失衡问题不仅背离罪责刑相适应刑法基本原则,更悖于司法公正之义.为还原社会对受贿行为量刑均衡的需求,重新审思受贿行为的犯罪性质,以“犯罪行为性质”为中心构建与行为危害性相适应的刑罚梯度,配之宽严相济的从重、从轻修正量刑要素,对每一个特异受贿案件作出合理的量刑评定,成为当前司法实践、理论研究迫切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