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2022年8月26日安徽ADTD闪电定位数据、地面风向风速数据、雷灾过程视频图像,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 2022年8月26日南陵雷灾雷暴过程地闪参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负极性回击占回击总数97.6%;回击频率平均1.24次/min,最大为8次/min.第1次闪电跃增之后12 min发生了雷电灾害;在雷暴途经区域伴有风向切变、风速突增的现象.(2)多回击负地闪占地闪总数37.3%,回击频数平均为2.48次/个.(3)雷电流幅值Ipeak的算术平均值(简称AM)和几何平均值(简称GM)约为-43 kA和-41 kA;多回击负地闪持续时间Tdur的AM(GM)为272 ms(213 ms),相邻回击时间间隔Tint的AM(GM)为183 ms(137 ms);回击点间距d的AM(GM)为616 m(313 m).(4)多回击负地闪中,首次回击RS1的Jpeak>第1次继后回击RS2的Ipeak占45.2%,各次回击Ipeak出现极值的频数没有明显优势;Tint与其相邻回击Jpeak的相关性微弱;雷暴消散阶段的d值比成熟阶段的d值总体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