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近61年来宜春市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生态环境的影响

近61年来宜春市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生态环境的影响

扫码查看
基于1960-2020年宜春市1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数据,选取16个极端气温指数,运用线性倾向拟合、反距离加权插值(IDW)、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等方法揭示宜春市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分布和突变特征,使用Hurst指数对极端气温指数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Lindeman-Merenda-Gold(LMG)模型,定量计算各个极端气温指数对植被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宜春市极端气温指数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变化,极端冷指数(TN10p、TXn、TNn)的变暖幅度比暖指数(TN90p、TXx、TNx)更大,而昼指数(TX90p、TX10p)的变暖幅度明显小于夜指数(TN90p、TN10p),极端气温指数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明显差异;M-K突变检验表明除TNam、TN10p、WSDI外,其他13个极端气温指数均发生突变现象,且冷指数发生突变的时间较暖指数更早;Hurst指数分析显示,TN90p和TX90p的H值分别为0.73和0.69,暖夜和暖昼将持续增加,增暖趋势在未来仍会延续;多数暖指数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响应相反,而单个冷指数对NDVI和NPP的响应相同,TNam对NDVI和NPP变化的贡献率都超过20%,在所有极端温度指标中,TNam是影响植被生态环境变化最主要的因素.

吴燕良、李柏贞、李浙华、钱宏超、苏海报、黄臻

展开 >

宜春市气象局,江西宜春 336000

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南昌 330096

上饶市气象局,江西上饶 334000

极端气温指数 M-K检验 Hurst指数 植被生态环境 贡献率

2025

陕西气象
陕西省气象局 陕西省气象学会

陕西气象

影响因子:0.492
ISSN:1006-4354
年,卷(期):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