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能在有意识的层面控制人的态度、见解,亦能在无意识层面与人的认知、行为及心理特征相契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告诉我们,对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受众,意识形态要转化为话语现实、故事、事件、景观等"非意识形态事实"才能被人欣然接受;面对参与政治仪式、政治活动的受众,意识形态要铺设实践行动展开的脉络,形塑行动的目的、旨归,但不宜直接充当引导参与的原因;面对抗拒符号化、希冀崇高理想的受众,意识形态要为受众的"非认同"诉求开拓出一条正向引导的体验之路.如何围绕这些规律完成意识形态的信息化塑造,以及如何将之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具体传播情境中去,是未来政治传播实践所要攻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