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0种常绿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与叶表面微结构的关系

10种常绿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与叶表面微结构的关系

扫码查看
以10种常绿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单位叶面滞尘量,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各树种叶表面的微形态特征,探讨了植物叶表面微结构与滞留大气颗粒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0种植物叶表面滞留大气颗粒物的能力存在差异,云杉的单位叶面滞尘量最高,其后依次为雪松、刺柏、华山松、龙柏、油松、白皮松、塔柏、侧柏和冬青卫矛.ESEM能够较好地描述植物叶表面原始的滞尘情况,华山松和冬青卫矛叶表面微形态特征由于积累较多浮尘而被掩盖.SEM观察结果表明,清洗和未清洗树种叶表面微形态差异明显,模拟自然状态下的降雨过程能够较大程度地清除植物叶表面滞留的大气颗粒物;植物叶表面的滞尘能力与植物种类及其微形态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凸起、沟槽、气孔及各种纹理等微细结构增加了叶表面的粗糙程度,提高了植物的滞尘能力.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particle-retaining capabilities of 10 evergreen plants and their leaf surface micro-morphology

屈新运、张天翼、高天娥、刘蕊、包宽伟、李焘

展开 >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常绿植物 大气颗粒物 滞尘量 叶表面微形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

2017YFC17013002016SF-390SF15058

2019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63
ISSN:1672-4291
年,卷(期):2019.47(3)
  • 3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