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质量的差异性

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质量的差异性

扫码查看
基于沂蒙山区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建立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利用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研究了该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明显.林地的土壤容重最小,砂粒含量最少,黏粒含量最多,土壤含水量较高,而园地正好相反;耕地土壤容重较大,砂粒和黏粒含量都较少,土壤含水量最高,而草地正好相反.(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显著.土壤pH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钾含量均较高,而速效磷含量均较低;林地的土壤全磷含量最低而速效钾含量最高,草地正好相反;耕地和园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钾含量均较低,而全磷、速效磷含量较高,耕地的速效钾含量较高而园地的最低;研究区域耕地和园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处于相对缺乏状态.(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质量指数为SQI林地(0.64)>SQI草地(0.51)>SQI耕地(0.35)>SQI园地(0.23),土壤全氮含量是限制研究区域耕地、园地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4)由土壤容重、砂粒含量、全氮含量构成的最小数据集(MDS)能够替代全量数据集(total data set,TDS)评价研究区域土壤质量.
Differences i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oil quality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the Yimeng mountainous region

李子君、郭佳怡、王海军

展开 >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山东省水文中心水情部,山东济南250014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 最小数据集 土壤质量指数 沂蒙山区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水土保持学会重点领域创新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ZR2020MD008201900341101079

202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63
ISSN:1672-4291
年,卷(期):2023.51(2)
  • 1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