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清以来山西地区的造纸业、水案与社会

明清以来山西地区的造纸业、水案与社会

扫码查看
金元时期,山西平阳成为北方最大的印书中心之一,平阳麻纸也随之成为印制官府与私人图书的主要材料.明清时期,随着平阳衰落,晋东、晋南的造纸业以"见缝插针"之势进一步扩大.造纸行业需要水质良好且流动的"活水",而且对水量有极大需求.纸户用来制造纸浆的石灰等辅料会对当地水资源造成长时间、大范围的污染和破坏.明清以来,不少乡村之间爆发出愈演愈烈的"水案","人纸矛盾"之尖锐可见一斑.文章选择明清以来山西造纸行为与当地社会环境相磨合的过程为切入点,运用史料、方志和碑刻资料,结合田野调查,对造纸、民生用水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博弈进行梳理,分析围绕"造纸"这一主题产生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王洋

展开 >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造纸 产纸 水案 明清社会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

17AZS0092022YJ043

2024

山西水利
山西水利发展研究中心

山西水利

影响因子:0.17
ISSN:1004-7042
年,卷(期):202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