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丙酸氟替卡松与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的疗效比较

丙酸氟替卡松与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的疗效比较

扫码查看
目的 比较丙酸氟替卡松与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4组,即对照组(25例)、A组(25例)、B组(25例)和C组(25例)。4组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常规予以安慰剂治疗,A组采用单一丙酸氟替卡松治疗,B组采用单一克拉霉素治疗,C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比4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2、IL-4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鼻黏膜纤毛清除率(MCC)、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1年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的IL-2、IL-4、EOS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L-2、IL-4、EOS计数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IL-2、IL-4、EOS计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C组的IL-2、IL-4、EOS计数均低于A组、B组、对照组(P<0。05)。治疗前,4组患者的MCC、MT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MCC、MTR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MCC、MTR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C组的MCC、MTR均高于A组、B组、对照组(P<0。05)。C组的1年复发率均低于A组、B组、对照组(P<0。05);而4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能降低患者术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减少术后复发,其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蒋瑜、蒋志贤、王晨旭

展开 >

215500 南通大学附属常熟医院耳鼻咽喉科

鼻窦炎 鼻息肉 氟替卡松 克拉霉素 炎性细胞因子 黏膜纤毛清除 术后复发

2024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0.504
ISSN:0253-9926
年,卷(期):2024.53(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