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特点分析
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特点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 调查并分析眼内炎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96例(96眼)眼内炎患者临床特点、微生物培养结果及预后结果。结果 96例患者中63例(66%)为异物入眼所致感染性眼内炎,其中以金属碎屑异物伤最多(46例,73%);25例(26%)为眼部手术所致感染性眼内炎,其中以白内障术后最多(22例,88%);8例(8%)为内源性眼内炎。伤眼疼痛、视力下降为首发临床症状,眼睑及结膜水肿(58例,60%)、恶心呕吐(17例,18%)、眼压升高(12例,12%)为主要临床症状;96例次玻璃体及房水标本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35株,36%)、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5%)等革兰阳性菌(GPB)是引起感染最主要原因,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株,16%)、肺炎克雷伯菌(7例,7%)等革兰阴性菌(GNB),以镰刀菌(4株,4%)等真菌引起的感染最少;GPB中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类药物表现出敏感性,GNB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类药物表现出敏感性,真菌中曲霉菌对两性霉素B及伏立康唑表现出敏感性。结论 感染性眼内炎由异物入眼所致最多,术后致病较少;临床特点常见视力降低等,呼吁作业时应佩戴防护用具,伤后避免以手揉擦。GPB是引发感染最主要原因,对临床常用喹诺酮类及万古霉素尚未出现显著耐药性,临床可据此尽早采取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疾病进展造成不良预后结果。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郭莎莎、杨到凤、郭子嘉
展开 >
作者单位: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眼科医院)医学检验科
关键词:
眼内炎
临床特点
微生物特点
出版年:
2024
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24.17.015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
0.504
ISSN:
0253-9926
年,卷(期):
2024.
5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