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Uniprot数据库收集茵陈蒿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靶点,并筛选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茵陈蒿汤治疗ACLF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豆甾醇、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有AKT1、MAPK、TNF、IL-6等.KEGG分析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18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优势和特点.

曾祥能、覃绿星、周晓玲

展开 >

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医院

慢加急性肝衰竭 茵陈蒿汤 网络药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中医药局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81760855GZSY20-602020QN021

2024

山西中医
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山西中医

影响因子:0.59
ISSN:1000-7156
年,卷(期):2024.40(3)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