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芩内治湿疹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芩内治湿疹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芩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芩的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在Gene 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及TTD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湿疹对应靶点,利用Jvenn生成黄芩和湿疹的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黄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再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将筛选出的化合物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结合能力的验证.结果:通过筛选,得到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36种,潜在靶点507个,通过3个疾病数据库检索获得湿疹的相关靶点687个,共生成33个交集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黄芩治疗湿疹主要涉及突触传递的负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负调节、精氨酸分解代谢过程、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T细胞凋亡过程等生物进程;可能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的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酶、钙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得到验证,黄芩中活性成分黄芩素、莫索黄酮、β-谷甾醇均具有与VEGFA、MMP9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证实黄芩治疗湿疹具有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邓冰冰、刘彬

展开 >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湿疹 黄芩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2024

山西中医
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山西中医

影响因子:0.59
ISSN:1000-7156
年,卷(期):2024.40(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