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帚状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帚状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扫码查看
由于控制南堡1号构造带的帚状构造的主干断裂和次级伴生断裂组合样式与常见的帚状构造断裂组合样式存在差异,在南堡凹陷多期叠加变形的应力背景下,基底先存断裂的再活动及晚期与新生断裂相互作用使帚状构造的演化过程复杂化,进而难以了解帚状构造成因及其对油气的控制规律.为此,基于三维连片地震资料,应用构造解析理论和相关技术,系统研究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的构造样式并恢复其演化过程,重点探讨帚状构造的成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渤海湾盆地帚状构造区的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帚状构造由主干断裂F1、FN及次级断裂控制.F1在中生代开始活动,新生代再活动并由南向北传播、生长,南部边界断裂FN在Ed3沉积期开始活动,二者夹持的次级断裂在Nm沉积期开始活动.②帚状构造经历了古近纪裂陷Ⅰ幕、Ⅱ幕和新近纪后裂陷期三个演化阶段.古近纪Es沉积期主干断裂分段生长为帚状构造的形成提供了背景,古近纪Ed沉积期应力场转变为帚状构造发育提供了应力机制,新近纪Ng-Nm沉积期F1的斜向伸展作用和FN的正交伸展作用控制了次级断裂,帚状构造就此定型.③南堡1号构造带帚状构造的发育一方面指示新生代存在一期应力体制转变,另一方面反映了控制帚状构造的主干断裂和次级断裂作为油源断裂控制油气垂向运移,同时控制同向断层圈闭和反向断层圈闭的形成——油气富集部位.
Characteristics of brush structures in No.1 structural belt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Nanpu Sag

Nanpu Sagbrush structuremain faultstress regimeoil source faultvertical migrationtrap

孙永河、刘露、孟令箭、马妍

展开 >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院,重庆401331

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4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展开 >

南堡凹陷 帚状构造 主干断裂 应力体制 油源断裂 垂向运移 圈闭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CSTB2022NSCQ-LZX002017202GJB1421102

2023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66
ISSN:1000-7210
年,卷(期):2023.58(4)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