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

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of source rocks in Yihewusu Sag,Erlian Basin

扫码查看
基于二连盆地伊和乌苏凹陷某探井全井段泥岩样品的热解分析资料和4个岩心样品的系统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资料,对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对伊和乌苏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主要发育于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存在3套潜在烃源岩,即赛汉塔拉组(K1bs)泥岩、腾格尔组二段(K1bt2)泥岩和腾格尔组一段(K1bt1)泥岩;K1bs泥岩TOC平均为0.39%,烃源岩为差—中等、Ⅲ型、未成熟烃源岩;K1bt2泥岩TOC平均为0.64%,最高热解峰温(Tmax)平均为430℃,主要为中等有机质丰度、Ⅱ2—Ⅲ型、未成熟—低成熟烃源岩;K1bt1泥岩TOC平均为0.53%,Tmax平均为432℃,为中等有机质丰度、Ⅱ2-Ⅲ型、低成熟烃源岩,但该段底部的烃源岩达到成熟热演化阶段;烃源岩在生源输入方面均具以高等植物为主,形成于还原性、微咸水沉积古环境;研究区有效烃源岩的TOC下限为0.85%,凹陷的生油门限深度为1500 m,预测在南北2个次凹的深凹带均有面积较广、厚度较大的K1bt2和K1bt1有效生烃烃源岩分布;从烃源岩生烃潜力和油气成藏物质基础来看,伊和乌苏凹陷北次凹的油源条件明显好于南次凹.

陈治军、文志刚、刘护创、张春明、高怡文、白晓寅、王小多、韩长春、李子梁、李科社

展开 >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生烃潜力 伊和乌苏凹陷 二连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872144

2022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69
ISSN:1673-5005
年,卷(期):2022.46(1)
  • 9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