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云岩储层溶蚀过程中孔隙演化的核磁共振和频谱激发极化试验

白云岩储层溶蚀过程中孔隙演化的核磁共振和频谱激发极化试验

Experimental research based on NMR and SIP for pore evolution during dissolution of dolomite reservoirs

扫码查看
通过实时监测不同孔隙类型、不同物性白云岩储层样品在固定温压(温度40℃、压力5.17 MPa)条件下,经乙酸(pH=3)溶蚀前后弛豫时间和电导率变化,揭示白云岩储层溶蚀过程的孔径、孔隙体积、渗透率等孔隙特征演化,探讨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云岩溶蚀前后孔径分布特征一致,溶蚀后孔径分布为继承性分布特征;外界条件一定时,岩石的组构是影响溶蚀孔隙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孔隙类型与孔径大小,最后为原始物性;试验条件下,孔径大、物性好的孔洞型和孔隙型样品孔径随溶蚀作用的加强,孔径减少,孔隙度增加;孔径小、物性差的孔隙型样品随溶蚀作用的加强,孔径和孔隙度同时增加,且增加率远大于前者;溶蚀作用对渗透率的改造比对孔隙体积的改造更加明显,前者为数量级的提升;后者最大增大率为33%.

张天付、倪新锋、黄理力、周进高、于洲、周慧、易艳、康婷婷、张弛

展开 >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塔里木盆地研究中心,新疆库尔勒 841000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库尔勒 841000

堪萨斯大学地质系,堪萨斯劳伦斯 66044

展开 >

白云岩储层 溶蚀过程 孔隙演化 核磁共振 频谱激发极化

中国石油前瞻性基础性重大项目中国石油前瞻性基础性重大项目中国石油深层重大科技项目

2021DJ05032021DJ15012018A-0103

2022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69
ISSN:1673-5005
年,卷(期):2022.46(6)
  • 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