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裂褶菌杂交菌株'阜裂2号'选育

裂褶菌杂交菌株'阜裂2号'选育

扫码查看
通过制备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菌株Y 26和Y 29孢子单核体菌株及交配型鉴定、配对杂交和显微镜观察获得杂交菌株;以菌落特征、菌丝生长势和生长速度为指标,初步筛选出优势杂交菌株;对其进行栽培实验,以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物学效率为指标筛选高产杂交菌株;对高产菌株与菌株Y 26、Y 29进行中试栽培,测定菌丝满袋时间、产量和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采用拮抗实验和ISSR方法分析高产菌株与菌株Y 26、Y 29的差异.结果表明:从48个杂交组合中获得29个杂交菌株,初筛获得5个优势菌株,复筛获得高产菌株H 27;与亲本菌株Y 26和Y 29比较,菌株H 27菌丝满菌袋时间(18.20 d)最短,产量(175.13 g)最高,生物学效率(50.04%)最大,蛋白质含量(17.03%)最高,粗脂肪含量(0.92%)较低,粗纤维含量(18.42%)较高,多糖含量(7.12%)较低.拮抗实验和ISSR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杂交菌株H 27与亲本菌株Y 26和Y 29有差异.菌株H 27已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定名为'阜裂2号'.
Breeding of Schizophyllum commune Hybrid Strain'Fulie No. 2'

刘明广、李东林、李琳

展开 >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工程系,安徽阜阳 236031

裂褶菌 单孢杂交 品种选育 生物学效率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KJ 2020 A 0944

2022

食用菌学报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食用菌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71
ISSN:1005-9873
年,卷(期):2022.29(3)
  • 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