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中新统黄流组浅海多级海底扇形成机理及储层分布

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中新统黄流组浅海多级海底扇形成机理及储层分布

扫码查看
深海海底扇是沉积学领域及油气勘探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而浅水海底扇研究相对较少.利用岩心、钻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新近系中新统黄流组浅海多级海底扇的形成机理及储层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 多级海底扇发育水道、席状砂及扇缘砂.其中,水道岩性为中-细砂岩,呈透镜状强反射地震特征,波阻抗较低.席状砂岩性以细砂岩及粉砂岩为主,平行层理发育,多为强反射地震特征,波阻抗低.扇缘砂以粉砂岩及泥岩最为常见,弱反射地震特征,波阻抗高.② 水道在研究区西北、中部及东南部发育,整体呈NW-SE向展布,可进一步分为3级,构成了多级海底扇的主体.席状砂发育在水道两翼及末端.扇缘砂多发育在海底扇边缘.③ 水道及席状砂沉积为有利储层微相,且席状砂储集性能略高于水道沉积.水道与席状砂沉积常断开不连通,席状砂与席状砂之间多不连通或弱连通,易形成岩性及地层圈闭.④ 多级海底扇的形成经历了早期的超临界流-临界流转换及晚期的充填-漫溢两个阶段.黄流组沉积早期,重力流能量高,超临界流-临界流转换可形成多级水道;随着重力流能量降低,流体转换作用减弱,重力流以充填-漫溢为主.
Genetic mechanism and reservoir distribution of shallow-marine multi-stepped submarine fans in the Miocene Huangliu Formation of Dongfang 1-1 gas field, Yinggehai Basin

李华、杨朝强、周伟、何幼斌、王玉、彭旋、李亚茹、吕欣博

展开 >

长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海南分公司,海南 海口 570312

重力流 超临界流 沉积微相 有利储层 海底扇 黄流组 新近系 莺歌海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42272113422721152020CFB745

202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798
ISSN:0253-9985
年,卷(期):2023.44(2)
  • 5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