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源-汇系统耦合及时-空演化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源-汇系统耦合及时-空演化

扫码查看
受构造幕式多期活动和盆内外多物源水系影响,断陷湖盆源-汇系统形成过程复杂,但不同构造阶段的源-汇系统耦合及时-空演化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以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为例,基于地震、测井、岩心、薄片及重矿物等资料,综合盆地物源体系分析、搬运体系识别与定量追踪、沉积体系刻画及半定量表征,重建了源-汇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断陷早期,盆地多孤立、小型沉积中心,构造活动速率较低,物源供给较少,陡坡带发育较多小规模扇三角洲,缓坡带受先存水系影响,发育小规模辫状河三角洲;断陷强烈期,受灵峰主断裂强烈活动影响,物源供给充足,陡坡带扇三角洲规模增大但数量减少,缓坡带辫状河三角洲规模增大并相互合并;断陷晚期,陡坡带源-汇系统逐渐消亡,缓坡带受全球海平面快速下降影响,河流下切作用增强,在坡折带下发育大规模盆底扇沉积体系.受构造-沉积格局、母岩类型及边界条件联合控制,丽水凹陷不同构造阶段共发育5种源-汇系统,分别为:①缓坡带北部变质岩为主-SE向U型古沟谷-远源辫状河三角洲;②缓坡带中-南部火山岩为主-NE向断槽/SE向V/U型古沟谷-远源辫状河三角洲/盆底扇;③灵峰凸起北段侵入岩为主-SW向古沟谷-近源扇三角洲;④灵峰凸起中-南段火山岩(早)-变质岩(晚)-SW向古沟谷/NE向断槽-近源扇三角洲;⑤雁荡凸起侵入岩和变质岩-SW/S向古沟谷-近源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物源搬运通道参数半定量统计结果表明,缓坡带古沟谷/断槽宽、浅,陡坡带古沟谷/断槽窄、深;断陷早期和晚期物源搬运通道横截面积与盆内对应沉积体面积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Source-to-sink coupling and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in the Lishui Sag of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 during the Paleocene

朱珍君、李琦、陈贺贺、李剑、张卫平、杨丰繁、张迎朝、覃军、李风勋、单帅强

展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洋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洋与极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2206

中国石化 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东营 257026

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650200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335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126

展开 >

断陷盆地 源-汇系统 构造-沉积 古新统 丽水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19YFC06054004157606620210207200942230816

202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798
ISSN:0253-9985
年,卷(期):2023.44(3)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