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陆相页岩游离油定量表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为例

陆相页岩游离油定量表征及其影响因素——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为例

扫码查看
为准确、定量评价陆相页岩游离油量及其影响因素,选取了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陆相页岩样品,利用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碳测定、多温阶热释烃、高压压汞、有机质抽提和二维核磁共振等实验技术手段,分析了页岩样品矿物成分、生烃品质、孔隙结构和含油性等特征.结果表明,页岩富含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以及黏土矿物等成分;总有机碳含量(TOC)为0.61%~3.70%,镜质体反射率(Ro)为0.70%~0.72%,处于成熟阶段;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粒间孔和有机孔.二维核磁共振可以有效表征页岩游离油赋存状态.抽提分离出页岩储层内可动用的游离态轻、重烃类化合物和可溶有机质,对抽提前、后页岩样品进行二维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将谱图划分出轻质油和类固体有机质等区域.抽提后类固体有机质含量和TOC有良好相关关系,抽提前核磁轻质烃含量和核磁轻质烃抽提差都与热解游离油量有较好线性关系.游离油量随着长英质矿物含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与TOC含量整体上为正相关关系;Ⅰ型和Ⅱ1型干酪根有机质页岩游离油量较其他类型高;适中的成熟度演化使干酪根生成烃类轻组分增多、可动性增强,游离油量增多.高孔隙度、高比孔体积及高孔喉半径均值的页岩储层有利于游离油富集.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ee oil content in lacustrine shale:A case study of Funing Formation in the Gaoyou Sag,Subei Basin

free oil content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Funing Formationlacustrine shaleGaoyou SagSubei Basin

刘天、刘小平、刘启东、段宏亮、刘世丽、孙彪、化祖献

展开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中国石化 江苏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游离油量 核磁共振 阜宁组 陆相页岩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2072150

202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798
ISSN:0253-9985
年,卷(期):2023.44(4)
  • 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