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梗死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60).评估脑梗死组CAS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评估不同程度CAS患者HCY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径变化率(FMD)],采用Pearson法和Spearman法分析HCY与IMT、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1)140例脑梗死患者中内膜正常组19例(13.57%)、内膜增厚组25例(17.86%)、斑块形成组96例(68.57%);(2)脑梗死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CAS患者HCY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t两两对比显示: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HCY均高于内膜正常组(P<0.05),斑块形成组HCY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CY与CAS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4)斑块形成组ET-1、hs-CRP、vWF高于内膜增厚组和内膜正常组(P<0.05),内膜增厚组ET-1、vWF高于内膜正常组(P<0.05);内膜增厚组hs-CRP与内膜正常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正常组FMD高于内膜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P<0.05),内膜增厚组FMD高于斑块形成组(P<0.05);(5)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HCY与ET-1、hs-CRP、vWF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HCY与FMD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其CAS和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监测HCY水平对防治脑梗死有益.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娟
展开 >
作者单位:
250031山东济南,解放军第960医院消毒供应室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功能
相关性
出版年:
2021
DOI:
10.14172/j.issn1671-4008.2021.03.007
实用医药杂志
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实用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
0.513
ISSN:
1671-4008
年,卷(期):
2021.
38
(3)
被引量
3
参考文献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