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D34+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入住医院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组,52例同期于医院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外周血2ml.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D34+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正常人中的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的差异,CD34+造血干细胞绝对计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进一步分析CD34+造血干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与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CD34+HSC相对计数(0.8%)和绝对计数(0.66 cells/μl)明显低于正常人CD34相对计数(2.36%)和绝对计数(1.66 cells/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Ⅲ+Ⅳ期NSCLC患者CD34+HSC相对计数(0.50%)和绝对计数(0.535 cells/μl)明显低于Ⅰ+Ⅱ期NSCLC患者CD34.相对计数(2.13%)和绝对计数(1.02cells/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CD34+HSC绝对计数水平与不同临床分期、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是否出现远端转移以及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是否吸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CD3+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NK绝对计数无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34+HSC相对计数≥0.80%、HSC≥0.66 cells/μl患者的PFS显著延长(P<0.05).结论 外周血CD34+HSC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Relative and absolute counts of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赵芷洁若、刘云鹤、刘阿庆、夏颖、张冠、杨艳杰、于建春

展开 >

300380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非小细胞肺癌 造血干细胞 CD34 预后

2018KJ034

2021

实用医药杂志
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实用医药杂志

影响因子:0.513
ISSN:1671-4008
年,卷(期):2021.38(7)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