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ISSR标记的蕲艾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于ISSR标记的蕲艾遗传多样性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为鉴定蕲艾种质资源并为优质选育和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蕲艾样品进行扩增,并用PopGen1.32和GenAlEx6.5等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 通过预实验筛选的11条引物共扩增出18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84条,多态性条带占比100%.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Ne)变化范围分别为1.4728~1.5924和1.2867~1.3977,Nei's总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Ht)为0.3521,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187,基因流(Nm)为0.6940,表明蕲艾遗传多样性较高,不同类群间有一定的分化和基因交流.根据UPGAME聚类分析结果,相似性系数为0.73时,48份艾草材料可被分为五个类群,其中类群4(野艾)和类群3(赤艾)的一致度最高,遗传距离最近,而类群2(白艾)和类群1(香艾)的一致度最低且遗传距离最远.结论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蕲艾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可为蕲艾的鉴定以及资源挖掘提供基础参考.

余姣君、黄瑞萱、吴红梅、张吉、何峰、董洪进

展开 >

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黄冈 438000

蕲艾 鉴定 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扩增反应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黄冈师范学院高级别培育项目

2022CFB0732019FY101809204202210304

2024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87
ISSN:1008-0805
年,卷(期):2024.35(2)
  • 30